当前位置:正银小说>轻小说>二姐(全本)> 二姐(全本)第12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姐(全本)第12部分阅读(1 / 2)

扁担柱子说“是这个理儿,我明天就去找太平哥商量。”

2第十八章(2)

过了几天,柱子回天鼓寨去了,因为憨憨的父亲已经去世,憨憨跟着老母亲过活,在柱子的帮助下,憨憨一家人来到西安,紧挨桂花的草屋搭了两间茅草窝棚。

憨憨在太平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固定工作,因为他本身有点傻,只能做简单重复的力气活,给砖瓦窑背砖,是最合适的工作,别人早去晚归,砖瓦窑是计件工资,到了月底算账,憨憨领了个头份工资,一个人开了两个人的钱。半年下来,憨憨家的两间草庵子变成一次背二十块,憨憨一次背三十块,只要吃饱了,他从来不知道累,三间大草房,憨憨在砖瓦窑扎住了脚。柱子叫他回来时捎一担窑上报废的半截砖缺角瓦,第二年三间草房又变成了三间大瓦房,比柱子家的草房阔气多了。

过年憨憨的二姨回了趟天鼓寨,把从二姨夫嘴里听到有关憨憨的况带了回去,一时间傻子憨憨成了天鼓寨的新闻人物,巷谈街议,一个傻子进了省城没几年就盖了三间大瓦房,天天像过年一样吃白面馍馍,穿不打补丁的衣裳。

有人不信,二姨赌咒誓地说“二姨夫亲眼所见,他每次背炭到西安都住在憨憨家。”

天鼓寨和太平寨同住在一条沟里,相隔不到三十里,地理和自然条件相同,共饮一溪水,同享一线天。

太平寨的主事人是全民公选的寨主洪汉兴,为人精明强干,上任后拿现在的话说,走改革开放路子,带头修路,因阻就简,因地制宜,少花钱或不花钱,办作坊,加工干山货。鼓励寨民大种木耳香菇,把山里的桐油、生漆、核挑、板栗分散生产,集中销售,选有经济头脑会做生意的人,运到山外去卖。寨内有重大决定,必须全民公决,教育从娃娃开始,不分男女,免费进学。寨民丰衣足食,自给有余,过着安详的日子。谁也不想冒险出山单打独干,从零开始。

而天鼓寨就不同了,它走的却是另一条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族长父子相传,揽权专断,固执己见,祖先定下的规矩永不变革,故步自封,寨子里的大小事都是他一人说了算。很多有识人才被埋没,好制度好方法不能启用,闭关自守,族长不放权给任何人。

已经到了民国还留着辫子,不识字,不接受任何外来新鲜事物。寨民们守着几亩坡地,过着刀耕火种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民不聊生,缺衣少食。难怪太平寨的洪汉兴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是:上下前后左右南北。

横批是: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

民以食为天,谁不想吃饱肚子,谁不向往山外的好生活。

二姨的到来给天鼓寨的饥饿寨民带来了希望,大家认为一个傻子憨憨尚能如此何况我们,有些胆大的寨民像冲垮堤坝的洪水,谁也拦不住,成群结队先后走出大山,投奔洪太平。梅花两口子尽其所能,帮他们搭些庵棚,住在桂花周围,旧户帮新户,建立家园。

天鼓寨的移民,有技术的耍手艺,吃个轻巧饭,没技术的出笨力,亦能养家糊口,不管你是个啥螺丝,不同的长短粗细都能在省城这架庞大的机器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山里人凭着固有的憨厚和执著,勤劳地过日子,有木匠、泥瓦匠,也有心灵手巧的学啥会啥,进人织布业、印染坊、药材行,更有拉车的、打短工、拉长工的,做小买卖的,三教九流,五作八行无所不在。

他们站住了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北极宫门前的一片空地很快变成有二三十个门楼的小巷道,有巷子就得有名字,以便户籍登记和邮政技递,由于巷内住的全是天鼓寨移来的清一色牛姓人家,所以就起名叫牛家巷,旧地图有标记,旧县志有记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人都还记得这个名字。

1第十九章(1)

拐回来再说梅花由于疲劳过度,昏倒在二姐灵前,她妹妹挂花领着一帮子从陕南天鼓寨迁来的女人们,到二姐灵前吊孝。

李总管一见大喜,说声“有救了。”

把桂花叫到外边说“你姐由于劳累过度,刚才昏倒了,现在七号院休息,救场如救火,请你多多帮忙,留住和你同来的姐妹’ebf,寸1j。

挂花一听给姐的恩人守灵,姐的恩人就是大家的恩人,欣然同意,然后给姐妹们说明况,招呼她们换上孝服,各就各位,自己跑到七号院去看姐姐。

恭禀看官,你们可别小看这些山里来的妇女,她们做起事来样样精干,像一堆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到哪里就在哪里挥作用,用完了卸下来,再拧到更需要的地方丧歌,一个赛一个地好,个个训练有素。

论腔调:。

李老板让她们陪哭,可算是找对人了,陕南山民本来就擅长哭像道又不是道,像端公又不是端公。

像花鼓又不是花鼓,像越调也不是越调。

像汉调也不是汉调,像民歌更不是民歌。

曲调优美,婉转动人,特别是那铿锵多变凄凄楚楚催人泪下。

据说深受陕南人民喜闻乐见的弦子戏,很多曲牌都来源于当地、哀哀欲绝的拖腔,妇女的哭丧调,特别是苦平调以半说半唱形式被直接套用·景生,语生动鲜活,紧扣时代脉搏的新套路。

再夸哭词,既有格式化古典传统的固定词谱,又有现编现挂见

它的形式,像诗不是诗,像词不是词。像格不是格,像祖训不是祖训。像挽词不是挽词,像祭文不是祭文。不是快板,也不是顺口溜。但句句押韵,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平上去人,仄平韵律,均有法度,连见多识广听遍南腔北调、东柔西吼的老江湖李总拿都叹为观止,真是一个活脱脱的原生态民间艺术,这一现让他感到震撼。

这群深山里来的女人,哭到痛处,捶胸顿足,手舞足蹈,后院的高僧念经没人听了,围观在前院看八仙庵道士超度的人走完了。自乐班的名角,七岁红唱的拿手好戏,真哭五典坡没人捧了,婆娘的哭丧调技压群芳,一词一调打动人心,山里在场者无不痛哭流涕。二姐的亲朋厚友更是见景动,个个声泪俱下,执事们手里端着黑漆大盘,盘里放着·刚出锅的热菜冒着蒸汽,而他们听见哭丧歌不走了,泪流满面,忘了自己手上的事。席上的客人没啥吃,也没法吃,因为他(她)们已经哭成泪人儿,鼻涕i凰遏没法张口,连讨饭的叫花子都把馍含在嘴里哭得咽不下去,好像除了哭泣之外,一切都停止运行,连时间都凝固了。

事后无孔不入的好事记者访问佳花。

桂花说”山里人生活苦,没有娱乐活动,日子难过,特别是女人,生活在最底层,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受公婆的气,挨男人的打,精神压抑元处泄,又不能像男人一样,吸烟喝酒打老;婆,只能用哭声排解积压在胸中的郁闷之气。娘家妈对女儿说:难受就哭,放声大哭,这是她听她妈的妈说。“经记者整理归纳如下:一、哭可以宣泄积压在胸中的怨气。

二、哭可以吐故纳新,生新去腐。

三、哭可以化解生离死别之苦。

四、哭可以取得好人同。

五、哭可以感化恶人改邪归正。

六、哭可以软化人心,制止暴力,妻子少挨打,丈夫少后除此之外。哭还可以锻炼嗓门,让人音洪亮~j听,很多民间歌手都是从哭声中锻炼出来的,后来被艺术人或传媒经纪人现掘,抛向市场。

哭是艺术,哭是娱乐。

哭可以解脱,哭不交税。

哭不领执照,也不要任何人批准。

哭不摊成本,也不付出任何代价。

哭可以化解痛苦,净化心灵。

哭可以解百毒,治百病。

我们山里人,姑娘出嫁前,娘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教会自己的女儿如何哭,它远比嫁妆更重要。因为不会哭的女人,据社会学家统计,婚后的自杀率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我们山里的娘儿们,每隔十天半月,就得跑到僻静处大哭一场。自古到今从未停止,否则就要生病,生大病。

2第十九章(2)

牛家巷的姐妹们自从进了省城,连个哭的地方都没有,到处是人,找个没人处实在不易,今天有这个机会,就像票友遇上自乐班:“还不美美唱它一回过把瘾,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借别人灵堂,哭自己凄惶“。何况二姐有恩于梅花,梅花又是大家的救星。

有人要说,这些山里人太不知足了,进了城,吃的穿的都比山里好,还有啥不顺心的需要借题宣泄,这话一点不假,岂不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大有大难,小有小难,她们这群人,究竟还是生活在省城的最下层,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各样压力,如口音不同,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文化水平太低,思想陈旧,收入少,经济负担重等等都得他(她)们扛着,撑着。虽说生活比山区好了许多,要想和有老底儿的老西安人一样,尚需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他们要养家糊口,要人乡随俗,想提高生活质量,就得加倍干活,就得攒钱,要想和老西安人一样把孩子送去上学,说实话难着呢。

西北大学新闻系有个女学生叫白心爱,以见习记者身份捷足先登,当天晚上就跑到牛家巷采访了刚换班回来体息的牛桂花,写了一篇报导文章,题目是《山里女人的哭歌~。立意独到,文字精彩,节动人,她把文章写好后,寄往《文艺晚报》。

白心爱把稿件寄出去的第二天,就收到《文艺晚报》社会专栏编辑胡华新的来信,约她当天下午面谈,见面后让胡华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笔锋老辣精到的作者,竟然是一个十岁,面如挑花的文静女学生,他轻看了她。

胡华新玩了个文字游戏。胡编自我介绍说”我叫胡华新,古月胡。“

正说着坐在桌对面的年轻同事小丁,见姑娘长得漂亮,也想开:个玩笑,插嘴说”胡说八道的胡,花花肠子的花,心术不正的心。“胡编假装正经地说”上班时间不许开玩笑。“小丁俏皮地吐了个舌儿,低下头校改桌上的文字。

爱开玩笑的胡编对姑娘说”你的东西我看过了,整体纯洁细腻,自然天成,好像一块无瑕疵的白玉,特别是上部突出的那两块,圆润细腻,紧凑饱满,外部柔软而内藏刚健,状态极佳,好看、好玩,叫人看后联想不断,如同进入美妙的梦幻世界,要能进一步揣摸,其妙元穷。再往下看就显得平铺苍白了。不过中间的一个小小缺陷点缀得恰到好处,给这一段平白增添不少神采。再往下又有新的看点,也是最让人牵挂引人向往的地方,虽然有些毛躁,妙就妙在这些毛毛草草东西的背后掩护着某种神秘,能给人以渴求窥探的强烈愿望。当然我也不会吹毛求疵,只能深入探求,如果是chu女作,我还得用点劲才能有所突破,当然也要你积极配合,在笔头子上多费力,力求一次人围,只要捅破一层皮,以后就好办了,也就人罔了,万事开头难嘛,有了第一次就能接受第二回。

‘日后’再说!‘日后’再说!华新随时等待心爱来稿,我以多年的老经验,保证你‘日后’肯定满意,自愿来稿。“

正说得得意猛抬头现小丁给他做鬼脸,胡编话头一转说:“我讲的是文章,白同学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自心爱是个头上一拍脚底下都动弹的聪明透顶人,连这点儿鬼八卦(猫腻)还听不出来!自从进了编辑部看见同室的同行,给她耍鬼脸,挤眉弄眼,就有了三分警惕。刚才这话中话,让她非常生气,只是女孩家家的不好作,元奈之下,耍个徐庶进曹营一不。“只要不开口,神仙难下手。”胡编面对这个没嘴儿的葫芦,无可奈何,只能把投稿人送到报168社门外,一扬手来了个西洋飞吻礼。

这时的胡华新,风华正茂,风流伺傲,一身才气,又有些玩世不恭。玩笑开完了,他心满意足,希望白心爱来日再来找他谈正事。

白,心爱怕真有“日后”,没再找他谈正事。因而就没了“再说”。

所以文章也没在《文艺晚报》见报。

白心爱以静制动,以沉默应多变,躲过了这条幽默色狼的马蚤扰。事后《文艺晚报》的同事们又给胡编增加了一个头衔,叫‘双关语谐音暗示大王“。

3第十九章(3)

有打油诗为证:

叮华新有花心,以为学生很天真。

双关谐音把她哄,169学生装着没听懂。

老胡(狐)纵有千条计,娃儿有她老主意。

胡编很惋惜,只能嘴上沾点小便-宜。

华新(花心)很无奈,只能”白心爱“。

拍头伤脑筋,失败。

后来自心爱的《山里女人的哭歌》这篇文章在《民意报》表。取得很大成功,一时轰动整个西安城,报纸重复印刷了好几次,给《民意报》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除《文艺晚报》外,其他各报都全文转载。《文艺晚报》失去了一次赚钱和出风头的机会。

文艺报社的社长,狠狠地申斥了胡华新,胡编是报界的名人,也是文艺报社的头面人物,遭到社长批评,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当天就打报告引咎辞职了,因马蚤扰事件暴露,名声狼藉。为了些无聊的文字游戏他在西安踢了饭碗,又找不到合适工作,携带妻儿老小,回绍兴老家去了。

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沦陷,有人在重庆见过他,花白头,满脸沟垫,一副狼狈相,吃跟在邮局门口给人代写书信。可怜一个才华横溢的新闻工作者,为了嘴头子一时受活(痛快)。也怪他年轻浮躁,恃才气胜,死要面子活受罪,做错了事又不肯服软,才落下个如此下场。

这时的白心爱,已是文艺报社的总编辑兼常务理事副社长,又是西北记者协会的席秘书,爱国新闻互助会会长,著名作家,身兼数职,集各种荣誉于一身,头衔印满了名片的前前后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