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银小说>轻小说>超级警监> 第 91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1 部分阅读(1 / 2)

它有关规定执行。

换言之,现在博士后政策已走向变态,成了很多人开绿灯钻空子的利器。不是为了搞研究,而是为了子女能在b等大城市参加高考。

平民子女被发现高考移民,被查出就会被取消录取资格,博士后子女不会。因为合理合法,有相关政策。

肖晨雨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毕竟不同地区不同录取标准的高考本来就不公平,若无其事地笑道:“很多人有警察情结,感觉警服很帅。警察这个职业很神圣。”

韩均不明所以,翻开申请材料看了看,把那些年龄较大的全部放到边,留下六份较年轻的。想了想之后又把已经成家的放到边。留下两个未婚的。

看似儿戏的挑选,把那些想钻空子的申请者歪打正着的全部剔除了。肖晨雨笑问道:“您决定了,就录他们?”

“你打电话问问他们,到底想不想干警察。如果想,就安排他们先去警校体验两个月。能坚持下来再正式录用。”

“行,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

“等等。”韩均边示意她坐下,边笑问道:“肖博士,你成家了没有,有没有孩子?”

肖晨雨被问住了,脸疑惑地问:“韩教授,这很重要吗?”

“很重要。”

“春节刚结婚,暂时不想要孩子。”

韩均又问道:“你爱人在哪儿工作?”

“也在公大,个单位。”

“那你为什么要来这,领导安排的吗?”

肖晨雨连忙摇头道:“不是,是我主动要求过来的。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就是以前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部。我不想再搞理论研究,想到线参与办案。不怕您笑话,能来这儿我是过五关斩六将,竞争很大的。”

跟夏莫青的情况差不多,韩均沉思了片刻,又问道:“你爱人在哪个学院,教授什么课程?”

“治安学院,普通教师。”

韩大教授最讨厌两地分居,认为太不人道,脸认真地说:“肖博士,你问问你爱人,有没有兴趣借调到江省警官学院任教。如果他愿意,我去跟部里和厅里协调。”

能抢到这个干好了之后可以调到部机关的宝贵机会,已经很不容易了。

肖晨雨从未奢望过丈夫能借调到江省,小两口早做好当牛郎织女的准备,她有时间回b,他有时间来江城,怎么也不敢相信第个报到会有这样的好事。

她下子懵了,夏莫青扑哧笑道:“肖博士,韩教授没跟你开玩笑,而且这件事他真能帮上忙。”

“谢谢韩教授,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不用谢,这是我们‘801’份内的事。”

江慧如嫣然笑道:“是啊,我们的在编人员基本上都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借调人员情况比较特殊,但在假期上我们有所考虑。”

好人性化的个单位,肖晨雨很感动,再次感谢了番才出去打电话。

她刚离开,夏莫青便关上玻璃门,百思不得其解地问:“处长,部里为什么要您招博士,而不是招警察?”

这件事曹维清提过,只是当时没在意。

韩均放下材料,耐心地解释道:“在警察培养上,大多国家只有职业培训,没有学历教育。那些国际知名的神探,也大多具有其它专业背景。正因为警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太单,所以很多省警校都不再招收大专生或本科生,改为职业培训基地。

部里请我招录博士后,请我帮着培训,可以视作为‘801’的升级版。换言之,接下来要培训的不是凶杀案探员,而是规格更高的刑侦专家。”

“801”的警校毕业生本来就很少,包括江慧如张祥在内总共才9个人,夏莫青反应过来,不禁笑道:“原来是这样,就怕那两个博士看到警察待遇干不下去。”

江慧如摇头道:“这不定,现在他们是流动的,处长发工资,文件上不是有规定吗,年薪不低于6万,还有人事部门的补贴。培训结束正式入警,最起码正科,待遇会更高。就业压力这么大,博士找工作同样不容易。再说他们多高,只要想干就能进部机关,不是下基层,不会去派出所或刑警队。”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何况又不用占多少时间,浪费多少精力,只是让他们跟着办案而已,韩均起身道:“不说这些了,走,去指挥中心,开案情分析会。”(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二章 大变死人?

?

在国内,研究马列的人都很牛!

为迎接在“公直”研究马列的肖晨雨,科级以上干部全换上警服,以免她感觉“801”不严肃,以免光她个人穿警服感觉不自在。同时为表示尊重,特别让她坐在“大老板”身边,参加即将开始的案情分析会。

虽然只多了个人,规格却发生巨大变化。

不再是之前的积案侦查处内部会议,而是有“公安部”和“公直”领导参加的会议。不管韩教授有没有行政级别,不管肖晨雨级别多高,但在这里他们是领导。

短短半个多月,竟然发生这么多事情。

江慧如有些恍惚,直到二科干警秦超龙在詹升荣示意下开始介绍案情,才缓过神拿起笔做记录。

“2013年5月日下午4时许,栈江海关码头监管科关员在例行查验时,无意中闻到即将吊装上船的个集装箱内散发恶臭,当即联系货代公司和货物所属公司开箱检查,结果发现箱内有两具高度腐败的成年男子尸体。”

头大,腹部鼓胀,双臂张开,皮肤呈深绿色,已形成腐败巨人观。

“801”从成立那天起就跟尸体打交道,在阅尸无数鬼手佛心的齐兆友以及变态之极的“小魔女”姜怡折磨下,连最胆小的人现在也不会再害怕尸体。

肖晨雨是头次见,哪怕是照片都感觉很恐怖,况且放那么大,连死不瞑目的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

“习惯就好。”韩均回头笑了笑,示意秦超龙继续介绍。

“由于尸体出现在全封闭的海关监管码头,关员第时间向栈江海关缉私局报告。缉私民警赶到现场,认为凶杀案不在海关缉私局管辖范围内,便联系栈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按照相关规定由地方公安部门接手。”

李思进很默契的调出几张照片,秦超龙用激光笔指着左侧第二个液晶显示屏。继续介绍道:“栈江市局非常重视,刑侦副局长刑侦支队长率刑警技术民警迅速赶到码头,并立即勘察现场走访询问相关人员,同时调取码头及码头周边监控视频。

两个死者体表有伤痕,头部有钝器伤,集装箱内有血迹,法医鉴定为他杀;现场没发现钱包手机身份证或银行卡等物品,所穿的衣服和鞋又很普通。无法查清两个被害人身份;视频分析同样没发现任何可疑,侦查工作陷入僵局。”

又是无名尸,韩均相信“801”以后要侦办的案子至少有三分之是无名尸案。因为能破的早破了,不会要“801”协助。

他略作沉思了片刻,面无表情地问:“海关有警察,两具尸体出现在海关监管码头,这个案子到底归谁管?”

秦超龙轻叹了口气,苦笑着解释道:“缉私警只负责侦办与走私有关的刑事案件,在没有证据显示这与走私有关的情况下,栈江市局拥有无可争议的管辖权。但市局办案人员勘察完现场后发现很多疑首先,集装箱进入监管区域前,需要经过海关查验。海关方面有相关记录。既然查验过,两个死者是怎么进集装箱,集装箱又是怎么运进码头的?

其次,办案民警询问海关关员货代公司和参与开箱检查的货物所属公司人员发现,集装箱当时是反锁的,封条完好。如果之前的查验工作与记录相符,那么,两个死者应该是集装箱进入监管区域之后才被放进去的,而且有人重新上锁。重新加封。”

“问题出在海关?”

“案卷上没明说,但意思很明确。海关方面可能意识到市局有什么想法。缉私分局成立专案组从码头开始着手调查,发现集装箱被拖车拉入监管区域之后没人接触过。另外查验工作非常严格。他们有986集装箱机检查验系统,相当于机,记录显示查验时里面没人。”

这解释不去啊,韩均不禁微皱起眉头:“进去时没人,进去后就有人了。变魔术,大变死人,而且变就是两个?”

秦超龙指着李思进刚调出的码头地形图,低声道:“查验工作严不严格无法确定,但货场有监控,并且监控记录完整。如果确实与海关人员无关,那问题就出在这儿,这段是监控盲区,大约0.7公里长。”

“集装箱拖车司机找到没有?”

“找到了,没任何可疑,不过他记得在监控盲区内好像停过车,去过趟厕所,前后大约五六分钟。”

韩均又问道:“集装箱在码头放了多久?”

“17天。”

“监管码头转运费用很贵的,怎么会放这么长时间?

“受台风影响,集装箱货轮在菲律宾耽误了近十天,当时积压了很多货柜,发现尸体的这个只是其中之。”

“跟货主没关系?”

“没任何关系,事实上有两个货主,属于拼装箱。”

“货代公司呢?”

秦超龙摇头苦笑道:“货代公司同样感觉很冤,他们没想到有台风,在码头产生了很多费用,说本来就没钱赚,又摊上这么离奇的事。集装箱内的纺织品既无法按时交货,又被腐败尸体给污染了,货主甚至要他们承担责任。”

韩均沉思了片刻,接着问:“锁是怎么回事?”

事实证明没白培训,前几天刚去码头调研过,秦超龙如数家珍地解释道:“与其说锁,不如说是封条,般情况下大概有三种,种是船公司委托制锁厂家生产的封条,上面有唯的封条号。这种封条有标准,集装箱到目的港后如果封条跟提单上的记录不致,收货人很可能会拒收。

第二种商检锁,是些公证行b机构的所,像根小钢绳,也叫线锁。安全性能基本为零,只是用来交收证明货物是否符合标准,只在买卖方之间有效;再就是客户自己的锁。用在些高货值的集装箱中。本案中的集装箱只有第种封条,有专用工具就能打开。”

“像火车厕所门锁样?”

秦超龙指了指显示屏上的封条照片。确认道:“样子不样,性质差不多。”

海关缉私局在公安部内列为第24局,事实上谁也没把缉私警察当公安民警,顶多认为他们是行业警察。海关待遇比公安好,很多缉私警察也认为自己是海关的人,跟公安关系不大。

肖晨雨很直接地认为这事跟海关脱不了干系,就算跟缉私警无关,就算跟关员无关。也会跟海关聘用的其他人员有关。不然怎可能在他们眼皮底下,出现这么离奇的事。

韩均没像她这么下定论,而是若无其事地问:“你们是怎么分析的?”

让民警先发言是“801”的惯例,李思进第个起身道:“验尸报告显示,两个被害人死亡时间应该在发现前20天左右,集装箱内的血迹基本上能够证实这换言之,他们应该是在集装箱进入码头前后遇害的。

杀人需要动机,把尸体塞进集装箱同样需要动机,所以我们认为这应该与海关人员无关。且不说他们不太可能知法犯法,就算真是海关人员干的。也不会用这种方式抛尸。因为就算瞒得了时,也瞒不过年。”

夏莫青沉吟道:“里面有尸体,货物被污染。国外客户拒收,集装箱会被运回来。如果目的地是发达国家,必然会造成系列不良影响。为什么抛尸,就是不想被查。要是出现这种情况,上面肯定会要求彻查。”

韩均点头道:“有点道理,继续分析。”

“是!”

李思进整理了下思路,接着分析道:“两个被害人的衣物很普通,尤其个被害人所穿的鞋,底都快磨破了。遇害前经济状态应该不是很好。可以判定他们不太可能与走私有关。”

“两个被害人年龄大概多大?”

“尸体高度腐败,只能推测其年龄在20到35岁之间。”

李思进顿了顿。若有所思地说:“没身份证,没钱包。又出现在海关监管码头的集装箱里,我们认为可能与偷渡有关。之前有过类似案例,只不过人是被闷死或饿死的,不是被打死的。”

不是什么有钱人,没钱包,没身份证,没手机,想想确实像偷渡客。

就在肖晨雨认为这个推测比较靠谱之时,韩均低声道:“偷渡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虽然没偷渡过,但见过成千上万个偷渡客。要是20年前,确实有这种可能,但现在不是20年前,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张祥脸不解地问:“为什么?”

“与时俱进啊!”

韩均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改革开放几十年,偷渡方式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紧跟时代潮流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艘小货轮飘洋过海去美国西海岸,在洛杉矶外面的公海把人扔下海,自己看本事能游上去就可以了。

有时候那些跑远洋运输的,也顺带做些运人的生意,把人塞在集装箱或甲板夹层,也是放在公海赶人下海,然后看着壮观的游泳队伍朝着海岸直扑过去。

有时候蛇头很好心,毕竟关系到日后收入来源。把人放下去之前,会先用卫星电话打给美国移民局。上岸之后有被子有毯子有暖炉有食物有医生,有时候甚至会出动军舰和直升机救人,人道主义关怀还是比较浓的。”

从来没见过偷渡,张祥禁不住笑问道:“这么简单?”

全是为了生活,至少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韩均在纽约唐人街呆那么多年,两眼睁看到的几乎都是偷渡客,发达之前接得几乎都是偷渡客的业务,对偷渡没任何歧视,甚至很佩服他们的勇气。

脸严肃地说:“不简单!来游泳是体力活技术活,旦遇到腿抽筋什么的,就永远上不了岸。二来海里有鲨鱼,体力好技术好样很危险。尽管这种方式实在是有点靠天吃饭的感觉,但依然抵挡不了闽省沿海乡民的热情。

所以20年前。不论是洛杉矶旧金山纽约还是迈阿密,连夏威夷女岛都有我们同胞劈波斩浪的身影。老辈真很厉害,也是没办法。现在条件好了。极少有人再冒这个险。”

在美国生活十几年,持美国绿卡。肯定同情那些人。

肖晨雨没对他的立场感到特别意外,忍不住问:“韩教授,现在是怎么偷渡的?”

韩教授对这些太熟悉不过了,眉飞色舞地笑道:“现在的偷渡,按照客户的说法就像旅游样快活,经常是全世界大漫游。出发地通常都是b或香港,新马泰肯定要走趟的,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是重要中转站。

有些路线比较特异。可以体验非洲风情。比如从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南非中转,但最后还是要绕道巴黎∵日韩最快,如果从b直飞墨西哥那最省事,最快的我见过3天就到美国的。

般来说离开巴黎或阿姆斯特丹之后,进入中美洲的第站都是古巴。然后什么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巴拿马之类的经唱来转去,有的转好几圈没找到合适通道只能往回返。有的为等机会找线路,在宾馆或民房住大半年。”

江慧如被搞得啼笑皆非,放下笔笑问道:“这么夸张?”

“有蛇头,他们只是听安排。蛇头在每个国家都有设到处有人接应,很多地方有合作的宾馆或当地居民的房子,交通设施也应俱全。什么旅游大巴。欧洲之星年票,越野车等等等等。

很多还创造性的改装过,下面有夹层可以藏人,反正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像巴黎这样的重要中转站,基本上会有好几个窝点,相当于根据地大本营了,反正往唐人街钻就找不到人了。”

想起在美国的经历,韩大教授越说越来劲儿。

“虽然有蛇头安排,不用担心语言不通。但成本非常高。我刚去美国时听到5万美元的偷渡费,吓得合不蚂。现在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已经涨到了8至10万美元了。你们别以为闽省人家家户户都是百万富翁,而是那边乡里乡亲的关系特别铁。

而且美国的闽省人实力很强。老家如果有个人出去,绝对不像那些留学的在美国没熟人没亲戚,他们基本上都是叔叔阿姨表哥婶婶舅舅在美国摸爬滚打好几年的主儿。

在纽约,其他省份的同乡会是按照省来算,闽省的同乡会是按照村来算的,什么凤窝村同乡会鹤上村同乡会,至少有上百个;还有按学校来算的,什么常乐二中之类的,精细化到不可理喻的程度。所以有人要去美国,在那边的亲戚朋友都会凑份子钱,当然是有借有还的。”

韩大教授喝了小口水,继续说道:“也有蛇头提供分期付款的高利贷,具体多高就不知道了。反正人到之后马上坐去外州的大巴,去事先联系好的中餐馆打工。

蛇头都是有关系网的,每个月直接扣部分工资还债,剩下点给自己。在餐馆打工比《北京人在纽约》里面描述的辛苦多了,天干12个小时以上,周6天这还是纽约花花世界的待遇,要是在外州那些穷乡僻壤,恐怕连天都休息不上。

经常有人干疯干痴呆的,毕竟在那里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交流困难,连电视报纸都是英文的,基本上没法交流。每天除了炉头就是枕头,生活单调的要死,还债压力又大,想不疯都难。”

夏莫青好奇地问:“有没有逃跑不还债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