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银小说>轻小说>二姐(全本)> 二姐(全本)第13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姐(全本)第13部分阅读(1 / 2)

来我只是个小配角,台下的观众谁也没在意,可我想到的却是挨打,吓得尿从裤腿往下流,更可怕的是端着茶盘不知咋办,双腿直哆嗦,挪不动,台步也忘了,吓得不知道咋走,只站着不动。扮演胡风莲的刘姐小声对我说:’转‘。意思是提醒我绕场转个圈儿下台。我吓糊涂了,听个转字就以自我为轴转起来,而且没个完,这下可了不得,台下的观众起哄了,秩序大乱,拍倒好,吹口哨,紧接着砖头瓦块西瓜皮一齐扔上台来。戏唱不成了。社长张忠良只得上台道歉。并答应加演一出名家折子戏,七岁红的’拾玉锢才算平息、了风波,重新开锣唱戏。事后我倒没挨打,不过第二天却被社长差人送回家,理由是我不是唱戏这块料。

后来我妈感激二姐给我哥挤了一块摆摊的地方,就把我嫁给你。结婚时我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娃娃,你一个大小伙子,比人家大十几岁,也不知道,心疼人。不管人家受了受不了只图自己受活(舒坦),末了连个笑脸都不给,脾气上来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叫人见了你就害怕。要不是二姐护着,我早死几回了。”说着又抽抽搭搭地哭起来,最后这几句话,她不知道在丈夫面前念叨了多少回,唯有今日感动了康二爷。半截文明只得说几句好话安慰,并保证今后好好待她。

半截文明为他的佳作一直兴奋着,打杏花去后屋再睡个回笼178觉,自己又重新反复吟诵推敲这个“毯”字,直到东方白也没找到合适的字眼置换。等半截文明从厕所出来洗漱完毕,天色已经大亮,他叫醒伙计吩咐他们烧水湖茶,准备早饭。

茶刚湖上就有人叫门,半截文明迎出去,是账房高先生前来算账。高先生是前清秀才出身,不仅字写得好,账算得清,就是诗词歌赋也有很高造诣。

半截文明恭恭敬敬把先生请到大厅落座,然后殷勤地献上茶,拿来自己的大作,毕恭毕敬地双手递上去,请高先生点评。高先生一看哭笑不得,因碍于面子,说了声好。半截文明知道高先生是秀

1d她才出身,因之特别器重,把他看成世外高人,今天能从高老夫子嘴里听到一个“好”子,实在是欣喜若狂。从怀里掏出一根老刀牌香-。-烟递过去,又亲自划着洋火给老夫子点烟。

5第二十章(5)

高先生受宠若惊,忙站起来问“康掌柜还有啥事?”半截文明说“刚才看了在下的拙诗,老夫子还没指点呢,敝人洗耳恭听,恭请高人不吝教诲。”

高先生一脸尴尬,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推语说“二掌拒,你看我目下实在太忙了,要清点移交,还要算账,一会儿李总拿来了,拿不出账单很难堪。”

半截文明缠住不放说“不碍事,再忙也不在这一会儿。李老板面前由我担待,今儿中午泰和楼设饭局,我作东。”

高先生被半截文明缠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时,救命的活菩萨到了。

昨晚兴奋了一夜没合上眼的不光是半截文明,还有一个实习记者白心爱,她的采访报道《山里女人的哭歌》一文在《文艺晚报》受到挫折,改投《民意报~,昨天在显著位置刊登,见报后上下左右齐声叫好,其精彩片段被人转抄背诵。白心爱的chu女作出师捷,她欣喜若狂,彻夜难眠,直到东方白仍然心潮澎湃。急急起身,稍作洗漱打扮,就风风火火地赶到康家。想抢先搜集昨夜的新闻,看还有什么值得报道的素材,这下正好给高老夫子解了围。他手一指给半截文明说“女才子到了,快去问她。”

趁势溜进账房,算他的账去了。

半截文明见一鸣惊人的白小姐来了,也想借她的光来个一炮打红。心想我康二爷在东关也算是个人物,想不到连个女娃娃都不如,她借我家的光耍红了,我也想借她记者这个名把我这惊天动地的大作在报上也红一把,来个一飞冲天,给康家祖先增光,也给康家后人做个榜样,以慰平生之鸿愿,何乐而不为呢。想到这里,紧赶两步迎上前去,说了个“狗的毛硬。”

然后毕恭毕敬地双手把自己的大作递上去说“这是在下不揣冒昧,昨夜偶灵感,不敢说笔下生花,却也是呕心沥血之作,请才女白小姐费心斧正,鄙人愿洗耳恭听。如果女才子觉得在下这诗还可以的话,请借贵手在报上为拙作吹嘘吹嘘,我康某人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臼心爱接诗在手,看了一遍,真是哭也不是,笑也不好,还得和高先生一样满脸堆笑地说“好,好。”

半截文明急着想听才女的赞词,而白小姐却只说了个好就再元下文了,而且摆出一副想逃走的架势。半截文明急忙拦住去路,一定要问出个好在哪里?

自小姐实在无法回答,才女就是才女,灵机一动说“字好。”

半截文明是个咬住屎概不松口的主儿,他根本不明白白小姐这句话的内涵,还硬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知趣地紧迫不放,硬是要问出怎么个好法来。

遇见这么个主儿,白小姐苦不堪,她急中生智说“墨黑。”

听了这句话,半截文明是丈二高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等他掂量出味儿来的时候,白小姐早一溜烟逃之夭夭了。

“娃儿太嫩了,不识货。”

半截文明摇摇头惋惜地说于是想起了八仙庵说善书的四句开场白:一半黄铜一半金,拿到街面试人心。

黄铜卖去金还在,世人认假不认真。

第二天《民意报》的笑林专栏,刊出一篇题为《墨黑》的文章,一时成为全市公众饭罢茶余的笑料。“墨黑”这个笑话家喻户晓,从此之后半截文明又多了一个雅号叫“墨黑”,由于这个故事节好,便于记忆,所以流传很快也很广,慢慢地康老二姓啥为老几就没人知道了,“半截文明”这个雅号也随之消失,公众只认“墨黑”家的羊杂羔泡馍,别的都淡忘了。

事隔多年,有一天岐山在兰州遇见一位从西安东关来甘肃办事的后生,问起康二爷并提起羊杂羔泡馍馆,那人不知道有康老二这个人,只知道“墨黑”家的羊杂羔好汤香肉烂,远近闻名。

岐山问“‘墨黑’是不是有个外号叫‘半截文明,”。

18o那人说“没有。”岐山又问“’墨黑‘姓啥?

“那人说”姓墨叫黑。“

还想多问,后生有些不耐烦,岐山只得作罢。由于一歪诗岐山失去了一次得到家乡消息的机会,这也可能是天意吧,否则后边生的事就不能这么写了。

6第二十章(6)

吃过早饭,李总拿领着一帮工人前来拆棚拆灶,清点家伙,晚上李总拿和账房高先生给康二爷交代往来账目,清账付款。从账单

异地上看,共收挽联三十七副,挽幢六十二幅,其他香蜡纸表、时鲜供品、纸扎阴钱,多得无法统计,礼金折合银元为二百一十六元,实了零头,李总拿应得工料费用一百二十二元整,下余九十四元连同18际开销折合银元一百三十二元八角二分,减掉十元定金,按规矩让实物账本当面交给墨黑,祭吊彻底结束。

给恩嫂设祭坛,墨黑原想花它个百儿八十,没想到不仅没贴钱,反而赚了近百个现银元,内心不安,他一夜没睡着,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这些钱如何处置才能心安理得,反正我康老二不能要。

第二天墨黑在永兴馆摆了三桌酒席,一是答谢亲朋厚友,二是商量余款如何处置。t席间有人说留着给二姐过周年,也有人提出重新安葬等等。说来说去都有不妥之处,最后洪太平建议给二姐修一座牌坊,作为永久纪念,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田县长闻豁然而起,力排众议,提出了个现实问题。他说”从古到今立牌坊是要请旨的,如今民国没有皇上,圣旨颁不下来,如何是好。如果假造旨意,则是元君元父大逆不道,不可,不可。“几个老学究齐声附和,一片反对声。一时间弄得主儿家墨黑没了主意。

新派领袖民意报社长薛先生站起来说”请各位安静,容在下说两句。如今是民国了,孙中山先生推行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以前国家的主子是皇上,民国!民国!人民的国家,国家的主人自然是人民,我们要学会使用自己的权利,凡大家想做的事,只要不违反五权宪法,不伤害别人,尽可大胆放心地去做。这里不是会场,我也不是国民党党员,不想讲演,我只表示同意洪太平的意见。“全场一片欢呼,多数表示同意。

田县长又说”请问薛先生,牌坊上刻施表的地方如何处理。“

薛社长不假思索地说”刻(民意)二字。“

最大的难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按说牌坊应该立在八家巷口,可此地实在太屈狭(小)。

有人提议”大家凑钱卖下巷口的四号和五号院。“

有人反对说”这样一来八家巷岂不成了六家巷,还存在房主儿卖不卖的问题,一家不卖岂不整个泡汤。不妥,不妥。“你一我一语难以确定。

最后又是洪太平提出,放在牛家巷口,这里没有巷门楼子,地

势宽阔,巷内的居民都是从天鼓寨迁来的牛姓山民,个个对二姐感恩戴德,敬若神明。还说”没有二姐就没有我洪石匠和牛梅花,更由我没有牛家巷和牛家巷的几十户居民,我相信牛家巷的父老乡亲都会拍手赞成,无人反对的。我会让牛家巷的居民写个乡规民约,刻在石头上,把二姐的牌坊看成镇巷之宝,定期清扫整修,年年祭祀,每逢二姐的生日和忌日,顶礼膜拜,子孙相传,细心呵护c“众人见洪太平词恳切,心诚意坚。也就表态赞同,大方案定下来,只等实施。

1第二十一章(1)

方案定下来,具体实施也就容易了,墨黑和洪太平都是急性子,当晚就在石匠家中筹划了一个通宵,最后决定由洪太平领着柱子先上山采石。为了省钱,毛石只运到山脚下,就地加工。对石匠来说,虽然带来许多不便,但是可以节省很多运费,因为雕成的构件只有毛石重量的二分之一。如果只让洪太平一人精雕细刻,其工作量最少需要二到三年,如果增加人手,一是费钱,二是若按太平的腹稿雕琢,其他石匠很难胜任,墨黑扭不过石匠,。只得按洪太平的想法办,能省只管省,宁可人遭罪,别让钱浪费。

从第二天开始,洪太平白天准备工具,晚上思考方案,一周后整装出行。

墨黑的好友韩铁嘴从黄历上选了个黄道吉日,送洪太平和柱子起程。牛家巷的全体居民倾巢而出,洪太平和柱子披红戴花,骑着两匹由墨黑雇来的高头大马,人高马大好不威风,太平在前柱子在后,牛家巷的居民敲锣打鼓,关中旱船、陕南秧歌前呼后拥,结队j而行,非常热闹。

出了牛家巷口,主人公该上马了,墨黑抢前一步,一定要给太平牵马拽蹬,以示敬意。这下可把老实本分的石匠吓坏了,他知道这种礼俗的分量,洪太平死活不肯接受。而墨黑却是诚心诚意,一定要行此重礼,急得满脸通红几乎到了要下跪的程度。

站在一旁的韩铁嘴见状对洪太平说”人有敬意须当领之,恭敬不如从命,你就成全他对嫂娘的一片孝心,依了吧。“

就这样墨黑牵马在前,数百东关父老在后,沿着七寺十三坊给二姐迎魂的路线,绕东关游行一周,沿途商家鼓掌鸣炮夹道欢送,直至洪太平和柱子出了南稍门,墨黑敬酒三大碗,方才拱手道别。

太平和柱子换乘一辆早在那里等候的轿车,装上锅碗斧灶铺盖行囊及石匠工具,一路遛通南行。

时至二更,马车到达目的地详峪口(秦岭出山口之一)。二人下车准备住店,柱子现车的后尾坐着一个人,低头猫腰,宽大的黑棉袄黑棉裤像个狗熊,一顶大毡帽遮住了整个头部,不用看准是敢敢。

洪太平把憨憨从睡梦中喊醒,问他”你咋来了?“憨憨说:“我想来。我劲大,能搬大石头。”

太平又问:“你眼我们来,家里的人知道不?

“憨憨傻愣着不说话。柱子有些急了,拍了他一巴掌。憨憨想还手,一看太平的脸,举起的手又放下来。

太平板着脸问他”你来时给谁说了没有?

“憨憨摇摇头,再问别的,憨憨死活不再搭腔,不摇头也不点头。

这下可把太平和柱子吓坏了。去年东岳庙过会,憨憨走失了,牛家巷的居民不分男女老少,放下手中的活,倾巢而出,敲着铜盆底,整整寻了三天三夜,才在鸭子坑沿的土窑洞里把饿得走不动了的憨憨找着。今天这时,不知道牛家巷都乱成啥样子了。柱子急得又跺脚又搓手,恨不得一拳把这傻子揍扁。

太平说”你看这事弄的,咱们折腾了一天,人困马乏的。“没奈何只得和车把式商量,求他放弃休息,自己也辛苦点,连夜把憨憨送回去。

柱子说”你明天的事还多着呢,这事交给我办。“

太平说”也好。只是路上不准动手。“

柱子答应着和憨憨钻进车厢,连夜往回赶。

鸡叫头遍,柱子拉着憨憨的胳膊进了牛家巷。果然不出所料,牛家巷乱成了一锅粥,成年男子都出去找憨憨,其他老少都坐着等消息。柱子把憨憨交给他媳妇草姑,又可咛了几句,回家吃了口干粮,不敢耽搁,出门直奔洋峪口。

天刚麻麻亮,柱子现身后有人,回头一看,又是憨憨。柱子急得直跺脚,叫他过来。憨憨原地不动,只是单纯地嘿嘿嘿傻笑。

下脚步,他也原地不动。柱子回头赶路,他又跟在后头,不远不近,i84柱子往他跟前走,他往后退,柱子走得快了,他扭头就跑,柱子停弄得柱子一点辙都没有。柱子跑,他也跑,柱子停,他也停,柱子慢慢地走,他也慢慢地跟,柱子猛一回头紧跑几步,憨憨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柱子逮个正着。憨憨躺在地上哭闹打滚,撒娇耍赖,反正死活不回去。柱子心想跟这缺心眼的傻人无理可讲,如果硬送他回去,改日他又找来,肯定会迷路,岂不更糟,思前想后,万般无奈,只得领他上路。

2第二十一章(2)

中午柱子带着憨憨来到洋峪口,太平见柱子又把这个累赘带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